在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内,每天都有超过200吨的汽车、家电、医疗等种类的废弃物在此重获“新生”,再次融入下游产业。
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集医疗废物处置、输液瓶报废、机动车回收拆解、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,以及循环经济科普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园,正加快推动我省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,助力绿色经济发展。
贵州一直坚持循环利用、变废为宝,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,力争到2025年,全省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%,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显著提升,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。
在撕钢机、抓钢机的密切配合下,一辆车被迅速拆解,单日可完成80辆报废汽车拆解回收;
PP输液瓶袋回收清洗生产线道工序,无污染的塑料输液袋、玻璃输液瓶经过粉碎、漂洗,瓶身、瓶口和橡胶被回收再利用;
如人体血液循环中用于回流的静脉一样,静脉产业是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生动表达,产业秉承循环经济理念,有机协调“垃圾过剩”和资源短缺的两个难题,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,也让产业链、供应链的上游更加绿色。
投建静脉产业园的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正在规划建设废旧家具、废旧纺织品以及有色金属回收处置项目。“我们现有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550万台、报废机动车10万辆、医疗废弃物1.3万吨、废塑料3000吨、有机固体废物10万吨的能力,在此基础上,将再投资75亿元,为‘无废城市’建设添力。”该公司外联部主任黄海洋说。
在贵州炉碧经开区内的贵州众鑫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内,一垛垛难以降解的废旧塑料被机器粉碎为细小碎片,或被重新熔炼为颗粒状材料。“目前,我们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、ISO14001环境体系等认证,具备年产6万吨再生塑料的能力,再生产品可用于电子电气、汽车、建筑等下游产业。”众鑫达再生资源公司总经理陈剑明说。
随着一家家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的不断落地,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正在不断壮大。
为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“两网融合”,贵州明确以供销社系统和民营重点回收企业为主体,构建覆盖城乡的废旧家电、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。
“今年我们聚焦‘两新’政策,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。”贵阳市供销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立足“两网融合”,正与17家第三方专业回收企业合作,并在省供销社统筹协调下,与其他8个市州供销社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横向联合。
作为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,贵阳进一步释放资源整合优势,除放大职能部门、威廉希尔APP企业作用外,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,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再上新台阶。“我们整合了240余家会员单位的1300余个回收网点资源,构建‘企协联动’资源回收体系。”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。
在消费端通过整合“换新”与“回收”,不断拓宽废旧消费品的回收渠道。苏宁易购贵州区域市场策划部总监周丹介绍,在收旧送新流程上,他们以店为单位,积极开展“苏宁易购服务社区行”活动,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上门、免费测量、免费拆卸、免费搬运等换新服务。
业内人士表示,借力拥有供应链管理能力、物流履约服务基础设施并能融合终端场景的流通型企业,将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绿色采购、生产、营销、回收的物流体系,打开资源回收市场的增长新空间。
“磷酸铁生产中产生的酸洗废水,经过膜法处理后,污水得以回收处理,生产实现零废水排放,较传统工艺节约30%以上的运行成本。”沃顿科技研发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贵州嘉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皓表示,将立足自营企业年处理1.5万吨新能源废旧电池的能力,加强与科研院校“产学研用”合作创造新技术、新工艺,多方联合共同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作为获得工信部发布的“梯次利用”和“再生利用”双资质企业,中伟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正在申请一项名为“一种电池回收物的处理方法及富钴冰镍”的专利,加码研发筑牢技术“护城河”。
工信部日前发布的五批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》企业名单中,贵州已有5家企业入选。贵州还在积极引导和培育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申请白名单,完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配置。(记者 管云)